您的位置: 首页 > 节约教育 > 名人轶事
墨子提倡节俭
加入时间:2020-08-18        来源:虞城县纪委


  墨子提倡节俭墨子,名翟,出生在宋国(今河南商丘),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科学家、军事家、社会活动家,墨家学派的创始人。墨子有著作传世,较能代表墨子学说的有《尚贤》《兼爱》《非攻》等篇;学说思想主要包括:兼爱,非攻,天志,明鬼,尚同,尚贤,节用;生活上奉行“以自苦为极”。墨家在战国时是一个重要的学派,与儒家并称“显学”。墨子一生节俭,坚决反对铺张浪费。
  
  墨子出身低微,“上无君子之子,下无耕农之难”,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人,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、劳身苦志的作风。“量腹而食,度身而衣”,吃的是“藜藿之羹”,穿的是“短褐之衣”,足登“跋跷”。墨子一生不但节俭,而且勤劳,亲手制作对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有用的东西,是一位精通机械制造的人。
  
  节俭衣服、节俭饮食、节俭宫室、节俭舟车、节俭男女、节俭丧葬,是墨子节俭思想的重要内容。
  
  墨子说,衣服的作用就是冬服“轻且暖”,夏服“轻且清”,所以人们一定要“度身而衣”,不应有超过这些标准的多余的衣服。制作衣服时,符合这个原则的,就大力赞美之,违背这个原则的,就坚决去掉之。所以圣人制作衣服,能够使身体舒适,使肌肤温暖就行了,而不是为了使人耳目感到华美并夸耀于百姓。墨子严厉批评时下的国家当政者,“其为衣服,则与此异矣”。他们冬天夏天的衣服已经齐备足够了,却还要向百姓征收重税,强夺百姓的财物,用来制作锦衣丽服,并佩以金银珠玉,让女工来刺绣,男工来雕刻。这种追求服饰奢华的结果是国家的混乱。
  
  墨子认为饮食必须节俭。圣人在饮食上,“不极五味之调、芬香之和,不致远国珍怪异物”。他们使用财物节约,自奉省俭,所以“民富国治”。墨子严厉批评当政者在饮食方面穷奢极欲。说他们靠对百姓横征暴敛,吃遍牛羊猪狗,还要烹鱼烤鳖。大国的国君吃饭时面前要摆放百余个餐具,小国的国君面前也要摆上十来个餐具,眼看不过来,手顾不过来,口尝不过来,结果美味佳肴统统腐烂浪费了。国君如此“上行”,大臣们也照此“下效”,最后的后果是,在这样的国家“富贵者奢侈,孤寡者冻馁”,国家怎么可能不乱呢?
  
  墨子认为宫室要节俭。建造房屋,是为了生存,不是为了观赏和享乐。因此,建造房屋的标准应是:地基足以防止潮湿,外墙足以抵御风寒,内墙足以分隔男女、合于礼节,屋顶足以遮蔽雨露雪霜。达到这样的标准就足够了,超过这些标准就会劳民伤财,远古圣君就是这样来建造房屋的。墨子批评一些君王和官吏大兴土木,强夺百姓的财物,用以修建宫室台榭。这些建筑结构复杂,雕龙画凤,富丽堂皇。君主带头,大臣效仿。造成的恶果是:国家财力匮乏,无以对付饥荒、救济孤寡,国家十分穷困,百姓难以治理。因此,墨子疾呼:“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,当为宫室不可不节。”
  
  墨子强调节俭舟车,认为车也好船也好,其用途都是为了“服重致远”,因此,车船优劣的标准,就是看它们是否完整、坚固、轻巧、便利。这样的车船,建造时省钱省力,造好后便于减轻百姓的劳苦。墨子认为,现在的国君却不像过去的圣王那样节俭,他们对车船的要求:车必须饰以漂亮的花纹,船必须饰以精巧的雕刻。女子来描花,男子去雕刻,女子不纺织,男子不耕种,从而导致百姓忍饥挨饿。国君如此,大臣效仿,其恶果是,百姓因饥寒交迫铤而走险,奸邪的事多了,刑罚便越加酷重,最终国家大乱。因此,墨子痛心疾首地呼吁:“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,当为舟车不可不节。”
  
  关于节俭男女,墨子认为,男女成家生活,属于天地间真实的自然之性,即便是最伟大的圣人也不能改变。古代圣王在男女关系的问题上,不会因此损害自己的品行,百姓对此也没有什么怨言。那时,宫内没有被拘禁的女子,所以天下没有娶不到妻室的鳏夫。宫内没有怨女,宫外没有鳏夫,所以天下百姓众多。但是,墨子认为,现在的国君反其道而行之,大国的国君要拘禁上千个女子,小国的国君也要拘禁上百个女子,结果是天下的男子大多鳏居而无妻室,天下的女子大多受拘禁而无丈夫,男女失去婚嫁的机会,导致国家人口稀少。因此,墨子认为:“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,当蓄私不可不节。”
  
  关于节俭丧葬,墨子认为,真正的孝子如果为双亲着想,主要是为父母做三件事:如果双亲贫穷,则做使他们富有的事;如果人口稀少,则做使人口增多的事;如果民众混乱,则做使民众得到治理的事。仁义之人为天下着想也必须做这三件事。可是,按照厚葬的做法,大量的财物就会被埋到地下;按照久丧的做法,就会禁止人们去从事劳作。结果是,“财已成者,挟而埋之,后得生者,而久禁之。以此求富,此譬犹禁而求获也”。所以,“以厚葬久丧者为政,国家必贫,人民必寡,刑政必乱”。
  
  墨子对上述六项节俭十分看重,认为它们事关经邦纬国,事关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;认为在这些方面,“圣人”必定是节俭的,只有小人才是淫佚的。墨子在节俭问题上的结论是:“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”
  
  一次,墨子去看望一位老朋友,老朋友对他说,现在天下已没有人在行义了,你偏要独自受苦去行义,算了吧。墨子却回答,现在这里有一个人,他有十个儿子,可有九个闲着,只有一个去耕种,于是,这个耕种的儿子,就不能不更加努力地干活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吃饭的人多,干活的人少啊。当今天下没人去行义,你应该鼓励我才对,为什么反倒阻止我呢?墨子的节俭思想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精神境界之上的,他主张节俭,并不是为了个人小家庭的生活,而是为了国家百姓人民之利。从这个角度去认识节俭思想,就会站在一个很高的人生起点上去看待个人与国家、与社会、与人民的相互关系,从而正确地摆正自己的人生位置。
  
  墨子把节俭当作一种基本的人生信念,墨子的节俭思想中,贯穿着对人生需求的思考。
  
  墨子不反对人们去追求生活必需品,但是他坚决反对人们去猎取生活奢侈品。墨子生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,社会式微、天下动荡,生产力受到战争严重破坏,他自己又出身贫寒,有“贱人”之称,因而对百姓的疾苦、对生计的艰辛有较多的了解,认识到天下财物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之必需就已非常不易,绝不能再允许人们特别是国家统治者放纵欲望,靠掠夺百姓的生存必需品去追求非分的享乐。
  
  自奉甚俭、“以自苦为极”的节俭实践,对于墨子而言并不仅仅是一种信仰、一种人生观,甚至也不仅仅是一种美德,人们不能只是懂得它的道德价值,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、严厉躬身的去厉行节俭。
  
  墨子还特别强调“备世之急”的思想。墨子认为,一个国家有七种祸患,其中第三种祸患就是:把民力耗尽在无用的事情上,赏赐无能的人,财宝因招待宾客而用光。像这样的祸患无论存在于哪个国家,这个国家都必定要遭殃。所以国家一定要有储备,重中之重是必须储备粮食,这叫“国备”。储备粮食,一靠努力耕种,求得五谷丰登;二靠用度节俭,根据收成安排消费。财物不足,就反省是否抓住农时耕种,粮食匮乏,就反思用度是否节俭,“先民以时生财,固本而用财,则财足”。墨子认为,即使是古代的圣王治国,也免不了天下遭灾而五谷不收,大禹遭受了七年的水灾,商汤遭受了三年的旱灾,都是非常大的灾害,但在这些圣王的年代里却没有受冻挨饿的百姓,其原因就是生产财物充足,用度财物节俭。唯其如此,天下财富方可得而足,百姓方可得而治。

(责任编辑:狄丛丛)
 
 
  书法/画作 节约大舞台  
 
  书刊/杂志 诗词/歌赋  
 
会展推荐 网上展馆
首届中国(武夷山)竹业博览会开幕
首届京津冀绿色发展大会在唐山开幕
第二届中国食育大会在京举办
新疆工业绿色发展大会召开
2024东北沈阳绿色建筑建材展
2024长春暖通展
第四届固危废峰会暨污泥油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
2023第二十届东北(沈阳)建筑节能、墙体材料及设备展览会
 
 
 
 
Copyright 2005 ©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: 资源节约  节约网  中国节约网  中华节约网
国家高新技术企业  国家注册商标 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  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  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  
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  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  吉林省科技进步奖
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-1  网站备案证明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